大众版| 专业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科研 > 科研论文 >

求医立志明 终身事杏林

作者:e医生 发布时间:2016-10-10 14:16:35 浏览次数:

  名医世家添新丁 少时气盛三更名

  郑伟达跃出大山,时间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关于他的传奇,容笔者先定格于2003年,之前的暂且不表,稍后叙述。2003年1月6日,郑伟达当选福建省政协委员。他在会议上呈递的提案《优先发展中药产业促进福建经济更快发展》,引起广泛关注;

  2003年1月,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中心举办“郑伟达教授科技成果报告会”,会上大连患者赵庆海及全家敬赠锦旗:郑教授“慈爱丹心,造福人民”;2003年2月,72岁的胃癌患者慕名找到郑伟达就诊。患者经胃镜检查并活检诊断为胃癌,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中分化腺癌,大网膜腹腔淋巴转移。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精神稳定、食欲增加、生活自理、体重稍有增加。3个疗程后,B超腹腔探查,未发现复发之肿块和转移病灶。无任何症状,饮食起居正常;

  2003年4月19日,国内健康生活报“名医风采”栏目推出专题报道;4月,卫生部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中心整理专刊《生命之光》;2003年,中国经历了一场噩梦,一场可怕的SARS疫情席卷大江南北,“非典”这个可怕的字眼,肆虐着我们千千万万同胞的肌体,给国人留下无法忘怀的疼痛。

  突如其来的“非典”,一场灾难,历经生死。本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可人们却走到哪里都是消毒水的味道。SARS之前,中国没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没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定和分级标准,也没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挥系统,更没有对此的分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此外,政府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新闻传播、多部门协调、社会动员、重大控制措施实施都没有明确规定。

  作为医生,郑伟达心急如焚,他不仅关注着疫情的发展,而且与恩师吕炳奎先生携手,彻夜研究医方。5月间曾3次谏书吴仪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并迅速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交了“有关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建议”。提出了采取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非典”的建设性意见。很快,郑伟达收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建议”回函。他得知,国家领导人对这份建议很重视,并参考、采纳了其中部分意见。

  与此同时,郑伟达还在“福建省统战系统各界人士支援防治‘非典’大会”上,捐赠价值50万元的药品。

  郑伟达家乡闽清县三溪乡,闽清县位于福建省东部,居闽江中下游,是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该县以白岩山名闻天下,白岩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三溪乡上洋村、山墩村,地处闽清、闽侯、永泰三县交界处,距闽清城关43公里,离闽侯鸿尾乡114县道13公里,与永泰姬岩风景区同靠玳帽峰,海拔1237.7米,得名源自山顶色白如玉的石峰。山中有108处惟妙惟肖的天然岩景。盛夏与福州省城之时温差高达8至10摄氏度,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避暑的好去处。

  千年古刹白岩寺及白玉泉、一家仙、圣君殿、林小妹祠、达摩禅殿等古迹名胜无不记录着八闽文明的精华,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对白岩山情有独钟,在其为避学禁舍官归田的十五年间,曾多次登临并留下“八闽岳祖”的题刻。历史诸多文人墨客在尽览白岩胜景之后,热情讴歌并勒石铭颂。位于主峰之巅的“威镇南疆”题刻,更显示白岩山作为八闽岳祖的宏大气魄。

  任何时候说起这些家乡的景致,郑伟达都如数家珍。因为当年他那青涩的背影都曾被阳光定格在白岩山青藤缠满的山涯上。

  时光倒回至1959年7月15日,盛夏

  闽清县三溪乡尽人皆知的中医郑永基家诞生了一个大胖小子,郑家后继有人了,这在乡下可算是件大喜事。一时间,门里门外站满了乡里乡亲、老老少少,满屋子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孩儿他娘严球俤抱着娃,满腹欢喜。母亲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孩儿的脸蛋瞧不够,可以看出她初为人母的幸福和快乐。她怀里的这个娃,就是郑伟达。

  长辈们合计着给孩儿取个吉兆的名子,后来按家谱取名“郑发丁”。忆及往事,郑伟达情有所动,他娓娓道来:“我那个时候的名字不叫‘郑伟达’,开始的名字叫‘郑发丁’。当时家里面的老人信奉‘添丁发甲’这4个字。‘添丁’就是增加人口的意思,‘发’就是发财的意思,‘甲’就是赚钱的意思,很吉利的字词。我的字辈是‘发’字,然后有一个人就是我的伯伯,本来是从左往右读的,他结果从右往左念,取中间两个字‘丁’和‘发’。为了读起来顺口,两个字对调,我就成了郑发丁。

  “郑家近3代,我爷爷就生了我父亲一个男孩,父母生了我之后,还想要个男孩,谁知他们却相继给我生了两个妹妹,似乎怎么生也生不了男孩了。有意思的是,父母又生了第4个,总算盼来了个男孩。否则,我母亲不知道要辛苦到什么时侯!”说到这里,郑伟达的眼神倏忽一亮,嘴角上扬乐开了。

  “虽说‘丁’字很接地气、很有作用,但后来上学念书的时候,自己长大了点,觉得‘丁’字太简单,就想着改名。因为家传中医,总听大人们说什么《本草纲目》说李时珍。对此很好奇,就偷偷地看《本草纲目》,虽一知半解,但兴趣浓厚。这个时候,我就知道了李时珍是明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知道了《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或许是中医世家之熏陶,孩童时代的郑伟达不再好动,反倒是比同龄的孩子多了些超乎年龄的沉稳。他自个儿把名字的一个字改成了‘珍’,这个举动无疑是表达了一个少年的向往。

  名字改成“郑发珍”后,起初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但书读到初中时,问题来了。学校里男同学中鲜有名字里带“珍”的,每当老师念及“郑发珍”时,便会有同学偷偷发笑,他心里就不舒服,于是又寻思着改名。

  “当时我想,自己姓郑,一定要有伟大的目标,就又把改成了‘郑伟’。初中放暑假的时候去打工,我的一个很好的老师,叫高翁。这个老师很厉害。他大学毕业,又帅又有才。他对我说:‘你名字中这个‘伟’字啊,含意很广,要想达到目的,你得在后面加一个‘达’才好。我听了觉得挺有道理,便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再次改名叫郑伟达。事实证明,这个名字改得好,一直沿用至今。不过我当时的高中毕业证书上学校还是写的‘郑发珍’。

  “我小时候,比较好动、顽皮、胆也够大,我的父母都是没办法带我的。有一次,大概五六岁时,我跟父母一起去街上,没吱声就跑去上厕所,和父母走散了。父母找不到我,心急如焚。我呢,找不到父母,心里却一点儿也不害怕。后来,一个解放军叔叔发现我在街上闲逛,便把我送回家里。我知道家在什么地方,我一边指路一边走,完全没有走错路。

  “我小的时候,就挺会做事、挺会说话,很会哄人,大人们说我的嘴巴很甜啊!当时长辈们对我是这样的评价,说我长大以后,要么会是一个很出众的人,要么就是一个很平庸的人,可能会是两种极端。结果现在还好,学有所长,走的是正道。”郑伟达这么评说自己。

  人生往往就是这样,不存奢望,有时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你失去了所有依靠的时候,自然什么都会了。

  儿时的郑伟达,受到的激励很多,生活起居都能自己动手,几乎可以不依靠大人。久而久之,父母也不用替他操心烦神。大人们常常告诫他的是“梦想虽然不一定会实现,但是要努力让自己不后悔”这类的人生哲理。

  少年时代的郑伟达,比同龄的孩子更加喜好看书,当时,家里更多的是中医书籍,如《郑氏验方秘笈》、《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和《本草纲目》等。有一天,他很偶然地见到一位来找其父治病的先生,手里拿着一本书,他要过来翻了翻,是一本介绍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陈嘉庚的书。这是他初次知道陈嘉庚这个人,或许是因为陈嘉庚是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今厦门市集美区)的缘故,他对这位出自家乡的先辈肃然起敬。

  陈嘉庚不仅是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而且也是一位毕生热忱为国兴学育才的教育家。陈嘉庚事业达致顶峰时,不过拥资2000万元左右,在当时的华人企业家中,比他富有的人为数不少,但为国家和民族兴学育才始终如一地慷慨捐献,而自己一生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

  “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这是陈嘉庚留给这个时代振聋发聩的声音,郑伟达被这个声音所震撼。

  陈嘉庚的事迹以及其“诚、勤、精、细”的处世品德,在少年郑伟达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立志学习这位先贤,以他的精神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那时的郑伟达,出身中医世家,隐约知道自己长大后也会走这条路。也就从那时起,将来做个医学家成了他朴素的梦想,之所以说它朴素,是因为他并不懂得要到达医学家的彼岸,得有多难!

  除了敬仰陈嘉庚,家乡闽清县六都洋一带妇孺皆知的民间传说,他亦耳闻。

  200多年前,县令的老母亲双目完全失明,寻遍医术高明之人,但仍乏术,这让县令寝食难安。

  却说一日晌午,一位来自白岩山脚下的少年,叩响了县令官府的大门。开门的人见是一不曾认识的毛头少年,便问何事?

  少年递上一纸药方,说这是他家祖传的秘方,按这上面写的中草药方去抓药,兴许可以治失明的县令老母亲,县令家人将信将疑,寒暄几句,便打发了少年。

  这位郑氏郎中,当年才16岁,药方其并非出自他手,而是他的父辈所开,差他送去而已。但这小小少年,小小年纪便已是个有心之人,他不仅记下了这个方子,而且对中医兴趣浓厚,耳濡目染,心中已树立矢志岐黄之愿。

  县令在万般无奈下,差人按少年送来的方子去抓了几服药,为老母亲煎熬。老母亲服了这帖药后,双眼渐渐有了光明,县令大喜过望,用八抬大轿载着少年的父亲走过十里八乡,所到之处,敲锣击鼓,大肆宣扬。

  往昔不事张扬的郑氏郎中,仿佛一夜之间名噪一方。人们这才知晓,白岩山下还有这么一位郑氏中医传人。

  幸运的是,郑伟达便是这郑氏传人之一。郑氏家族尊崇儒家文化,代代精研内外方脉,方圆百里,有口皆碑。

  至郑伟达这一代,郑氏家族医学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方面是继承者自身熟读经典,汇通诸家,勤学善用;另一方面是遇上了好时代,知识、资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让医者有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

  寒窗苦读,念完高中后的郑伟达,白天在田间劳作,农活干完便钻进父亲的草药铺,父亲临诊,他就侍诊一侧,一面端详长辈如何替人看病,一面帮着抄方。每到晚间,他要么在小屋里借着那盏像星星一样眨着眼的煤油灯光苦读,要么逐屉逐格熟悉草药,久而久之,他学会了碾药、包药、敷药、摊膏药和搓药线等活儿,生活艰苦却豪情万丈。

  郑伟达16岁那年,便可在父亲外出时,“替补”应诊,遇疑难复杂病患,仍待父亲回来诊治。非常幸运的是,他还有两个伯父也行医,在当地颇有名气,一个擅长中药,一个擅长草药。他虚心地随伯父尝草认药,学到许多中草药与治疗经验,还认真抄写了许多验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闽清县有个黄中医,是五代相传的小儿科名医,因年事已高,膝下无子,又独独垂青这个虚心好学的郑伟达,一老一少结下了友谊。郑伟达获得了跟黄中医学习的机遇,同时也承担起照顾长者生活起居的义务,勤快的他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老人很感动,把许多小儿科的医识传给他。

  在那段日子里,郑伟达悉心整理了老中医开出的所有精方,分门别类地研究他的主药和配方的规律,获益匪浅。

  书山有路勤为径,医海无涯苦作舟。不到20岁的郑伟达,如痴如醉地把许多名医,各种流派的优点归纳起来借鉴。他集众家之长处,又独具特色,超然出众,医术渐进。到后来,他可以单独接诊病人,无需父亲太多“搀扶行走”了。

  郑伟达钻研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使自己获得一个又一个医例的成功——早年有位叫许家旺的病人,患肝腹水辗转医治了好几个医院,众多医生对他的病症束手无策,断其病入膏肓活不过3个月。家人无奈,将奄奄一息的病人抬回家中,准备为他办丧事。

  恰在这时,有人告诉病人亲属,说白岩山下郑伟达善治疑难杂症,不妨请他一试。于是,这家人把他请上门了,他经仔细诊断,当机立断给病人开出药方……病人服药几日后,渐渐有了气力,半个月后能睁开眼与人交流,一个月后可以自己在床上坐起……经过他的精心治疗,病人又存活了近3年。从此,口碑相传,他美名远扬。

  早期行医,行走在十里八乡,郑伟达还擅治痹痛、胁痛、腹痛、蛔虫腹痛、胃脘痛、经期乳房肿痛、头痛、坐骨神经痛、腹泻、痢疾、黄疸、急性肾炎、心悸、顽固性呃逆、复发性口疮、失眠、月经不调等症。后逐渐改为专攻肿瘤,他认为,但凡中医都可治疗常见病,而肿瘤疾病高发,更需要有名医好药来遏制这一疾病的蔓延。

  也许所有成功的路上,都会充满荆棘,但你要有一双斩草除魔的双手。

  成名之后的郑伟达,忆及当年承祖传、受师训的经历,感触很多,他说:“我从小就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酷爱中医,这些仿佛是与生俱来的。青少年时代,我耳闻目睹了农村民众缺医少药的痛苦,便立志行医济世,为民除病。以‘求医立志明,奉献为人民,克己无私念,终身学杏林’来激励自己,立下了‘矢志从医,拯救百姓’的宏志。”

  郑伟达后来写于闽清县的诗作《立志研医》,也浓缩了那个时期他的精神面貌。诗曰:

  二十三年一瞬过,欣逢医业好风多。

  抬头远望前程路,侧耳欣听胜利歌。

  四大医书勤攻读,八纲要领细琢磨。

  研医立志学扁鹊,努力钻研莫蹉跎。

  医学的目的是治病救人,而中医学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实践科学。郑伟达苦学中医学把握着“读、化、用、悟”,深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终成大器。那么,他又是如何在浩瀚如林的中医古籍中修炼真功,一步步懂得了对生命的尊重的呢?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医院介绍 /SYNOPSIS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创建于1994年,是经北京市卫生管部门批准的医保定点单位,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是经国家卫生部门正式批准的专业从事癌症的防治与研究、 新药研发、临床诊疗...[详细]

绿色网络预约挂号通道 /REGISTERED

* 您的姓名:
* 您的性别:
* 您的年龄:
* 联系电话:
* 预约时间:
* 病情简述: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不影响您享受会员福利,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

医师介绍 /INTRODUCTION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周四上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每周四下午)
主治:各种疑难病,尤其是肿瘤的中医防治,包括肝癌、肺癌、淋巴癌等肿瘤疾病。

在线提问 预约挂号

有问必答 /ANSWER

问:患有肝癌能够治疗吗

答:肝癌能否治,要看病情发展的阶段和病人的体质等情况来看的。临床不建议对其进行任何过度的治疗,可...[详细]

问:弥漫型肝癌转移如何治疗结果好

答:中医中药治疗弥漫性肝癌已转移,能控制肿瘤及其转移,防止其向其他部位转移,同时提高患免疫力,增...[详细]

走进伟达
ABOUT WEIDA
就诊指导
GUIDANCE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官方微信

微信号:wdzhongliu

知道创宇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