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郑伟达又在福州伟达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分期分批举办中医防治肿瘤研讨进修班,他编写的教材《肿瘤的中医防治》不仅成为学员必读课本,而且成为前来就医咨询者的阅读物。
时任世界中医学会会长陈振相先生为《肿瘤的中医防治》写了序言,他在序文中说:“郑伟达君出身于闽域福州中医世家,是北京光明中医学院早期毕业生。又先后拜师于名医郑孙谋教授和原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先生门下学习深造,得其真传。学习有成,在故里福州积极开展中医临床工作,创办伟达肿瘤医院,理论紧密结合实践,刻苦钻研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理论,研制了系列抗癌中药,为很多癌症患者解除疾苦,活人无数。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早期是靠我们祖先世世代代口耳相传,文字出现后,又经过数百年,甚或上千年才编纂成书。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人类防治疾病的经验,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郑伟达君认真学习中医药知识,积极汲取其中防治肿瘤的精华,细心巧妙地应用于临床,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在临床上积累了大量资料,他经过分析整理,编辑成书,这是对中国乃至世界防治肿瘤的一个贡献。
“郑伟达君编著的《肿瘤的中医防治》一书,在肿瘤的防治理论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路,他强调辨证论治,对症下药,‘药疗’、‘心疗’、‘食疗’、‘体疗’等全方位进行防治。并认为,除中医的整体治疗外,尽量弥补手术、放疗、化疗之不足,减轻其副作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命。在这种学术思想指导下,研制成功了抗癌新药——‘慈丹胶囊’。本书不但阐述了各个系统肿瘤的防治理论,列举理法方药,并且收集了大量有效的实例。因此,它不仅对广大抗癌战线上的医务人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且对广大癌症患者及其亲属亦有很强的可续性。”
郑伟达是很会动脑筋的人,他还写了《致肿瘤患者的一封信》随书相赠,信里是这么写的——
亲爱的患者:您好!
我们很乐意为您赠送《肿瘤的中医防治》一书,但愿此书能给您的康复带来希望和信心。
您也许因癌痛的折磨而失去希望和信心;
您也许因缺少周围人的关心而失去希望和信心;
您也许因害怕连累家人及朋友而失去希望和信心;
您也许因经济困难付不起昂贵的手术费而失去希望和信心;
您也许因经过手术、放化疗后还复发或转移而失去希望和信心;
您也许因经手术、放化疗后正在康复治疗中,需要巩固治疗防止复发,而还未找到一种理想的药品……
不管您出于何种原因,我们都会以无限的耐心与爱心来延长您无价的生命。因为我们手中握着您在迷茫的海洋中需要的“航海图”。
您的信心、家人的恒心、医生的耐心、社会的热心和我们的爱心,将助您战胜病痛,恢复健康。
世上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治不好的人。癌是个可怕的字眼,听起来毛骨悚然,但从中医角度来看其实并不可怕。现代医学实践证明:通过积极正确的治疗,有三分之一可以治愈,三分之一可以延长生命,极为晚期的三分之一也能改善症状、减少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所以您一定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