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中医治疗·目录

第四章第三节 肿瘤的辨证分型

  一、瘀毒互结证

  【临床表现】

  所有的癌症患者其临床表现皆有瘀毒互结证,瘀即血瘀,包括有气滞血瘀证;毒,即热毒内炽证,凡癌症一病,皆有瘀毒二字。倘若只血瘀,无热毒者,病只在局部,若还有热者病在全身,其临床表现为各种癌症之症状,主要表现为人体内、外赘生肿块,坚硬如石、固定不移,刺痛拒按,痛有定处,生长迅速或有转移,不因手术、放化疗而根治,亦见发热、烦躁或高热、出血、腹水等凶症,舌质暗或见紫斑、瘀点,脉涩。

  【辨证分析】

  瘀毒互结是癌症瘀毒论的理论核心,瘀和毒在癌症的致病过程中往往相互影响,相互胶着,相互转化,瘀中有毒,毒中有瘀,是谓“瘀毒互结”。瘀与多种毒邪均可互结,如燥毒、火毒、湿毒、寒毒等,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证候。瘀毒互结经过长期的病理进程,瘀愈重而毒愈烈,毒愈剧而瘀愈深,量变转变为质变,终而致癌症。本证的辨证要点在于癥积诸证,见于各种癌症。即使某些癌肿深藏体内,体表未见肿块硬物或白血病等,亦可从肤色、舌脉等体现瘀毒之征。

  【施治要点】

  本证之施治要点全在化瘀解毒,是治疗各种癌症的基本大法,再根据不同癌症、不同体质、不同的病理阶段,同时辨清阴阳、寒热、虚实之间的错杂与转化,配合健脾、疏肝、益肾、理气、化湿、清热、消肿等法,随证选用。

  二、气滞血瘀证

  【临床表现】

  胸胁胀闷,性情急躁,胁下出现痞块,刺痛拒按,痛有定处,入夜更剧,可扪及肿物包块,爪甲黑紫,舌质暗或见紫斑、瘀点,脉涩等。

  【辨证分析】

  本证以病程较长和痛有定处,或肝脏经脉部位出现疼痛痞块,并可扪及肿物包块为审证要点。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气滞日久必致血瘀。血瘀多伴气滞,互为因果,始由气滞导致血瘀,终因瘀阻而反碍气机,故疼痛部位不移而拒按,血凝滞不散,积瘀而成肿块。

  肝主疏泄,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肝脉,导致疏泄失职,肝气瘀滞而致胸胁胀闷,肝经部位出现疼痛,或上腹胀满刺痛不适;肝失疏泄之性,则性情急躁易怒,郁久不解,脉络失和,血行不畅,终致瘀血内停,渐成痞块肿物。舌紫暗,出现瘀点、瘀斑,为瘀血内阻之症。

  本证多见于原发性肝癌、中晚期肺癌、中晚期食道癌等。

  【施治要点】

  本证为气机郁滞、血行瘀阻,以痛有定处,可扪及肿物包块,或肝脏经脉部位出现疼痛痞块,舌质暗或见瘀点瘀斑为特点。其治疗主要应用理气活血,化瘀消积,疏通经络,软坚散结达到祛瘀止痛,消除肿块,恢复正常气血运行。对瘀血引起的发热、瘀血阻络引起的出血、血瘀经络所致的疼痛等症,可分别结合清热活血、活血止血、化瘀止痛诸法治疗,定能收到效果。

温馨提醒:本书只供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证。
你可能感兴趣
在线咨询